专题研究:数字政府智能进化

  • 迈向人智协同的超大城市数字政府进化——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

    锁利铭;耿佳皓;

    超大城市的治理复杂性攀升,且经历着数字化转型;技术深度应用引发了“技术替代人”的公共性缺失隐忧。以复杂适应系统为框架,基于超大城市数字政府实践,研究提出了数字政府的进化机理,即供需两端的人智分工逻辑与协同模型。经分析发现:其一,超大城市数字政府的进化,是以人智协同为核心特征的系统性变革,经历了技术嵌入、平台整合、智能涌现三个进化层,具备生长于超大城市复杂性的内外助推力。其二,人与智能化技术通过动态反馈达成角色调适:需求端上人的决策权与情感交互能力强化,应对复杂性与信任构建需求;供给端依托智能化技术实现资源配置优化与城市体征感知,推动治理精准化与自动化。其三,进化的本质是技术赋能与人类主导的相互适应过程,双向的双轨进化模型揭示了人性化服务与智能化支撑的共生逻辑,为建设韧性、包容的数字政府提供了新范式。

    2025年06期 No.270 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0K]
  • “智能化锦标赛”下数字政府治理理论与治理模式创新——基于“DeepSeek+政务”实践的分析

    赵精武;何傲翾;

    中国的数字政府建设正在经历由数字化迈向智能化的深刻转变,DeepSeek的出现带来转型新契机。由广东深圳在2025年初率先启动的“DeepSeek+政务”实践已经引发全国性效应,吸引大量地方政府跟进推动接入或部署大模型,演变成为具有示范性和持续性的科技创新动员行动。基于“锦标赛理论”的视角,可以发现地方政府参与“DeepSeek+政务”的直接目的是推进数字政府建设下的多项政策子议题,根本目的是以政府创新行动获得科技创新竞争优势,但这一过程却缺乏针对性的数字政府建设方法予以指引。从数字政府建设本旨来看,该热潮背后所隐含的规模性转型风险需要通过引入进化治理理论来革新数字政府建设方法论。因此,需要立足治理实践路径依赖、相互依赖和目标依赖的基础上,以评估机制、问责与容错一体化机制和伦理审查机制为切入点,强化对治理的动态性观察和情境化设计,以进化思维构建起一套面向更好地建设数字政府的治理策略体系。

    2025年06期 No.270 16-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5K]
  • 政务服务智能化跃迁的动力机制与实践路径:大模型冲击下政务智能问答系统的历时比较

    张楠;索成;

    探究大语言模型技术在政务服务智能问答场景中的技术演进路径与应用效果是智能时代的重要命题。基于社会技术系统理论,通过对B市智能问答系统建设的纵向案例分析研究发现:智能化跃迁不仅是技术的迭代,更是技术与组织、制度协同演进的系统性变革。其核心动力源于两大转变:一是技术嵌入模式从“工具适配”系统性转向人机“认知协同”,组织呈现持续学习特征;二是技术治理范式发生变革,体现在组织层面构建了跨部门协同与政企联合创新机制,知识生产层面实现了从人工标注到人机协作的敏捷治理。进一步提炼出三条关键实践路径:“政企联合创新体”构建、技术适配与评测体系建立以及政务知识治理模式重构。研究创新性地将“制度”维度融入社会技术系统理论,构建了政务智能化转型研究的新框架,揭示了制度在驱动技术有效落地和组织适应性变革中的关键作用,为理解和推动政务服务智能化转型提供了理论指导与实践参考。

    2025年06期 No.270 3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56K]
  • 发展优先:地方人工智能治理政策话语中的政府角色定位与时空特征

    范梓腾;宁晶;

    在创新激励与风险管控之间寻求平衡,构建“以人为本、智能向善”的治理体系,是推动人工智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命题。然而,政府是如何理解和认识自身在人工智能治理中的角色定位的?以政策话语为理论视角,基于“引领者-培育者-应用者-监管者”的四维分类框架,采用BERTopic模型对2015-2024年间110367篇省级党委机关报中的人工智能治理报道进行大数据文本挖掘分析。研究发现:第一,我国省级政策话语普遍采用以“引领培育为主,应用监管为辅”的政府角色定位。在叙事逻辑上“发展导向”明显,强调以产业经济发展为出发点引领和培育人工智能。而以规制风险为着力点的监管型政府角色则在当前省级政策话语中处于结构性缺失的位置。第二,在时间维度上,省级政策话语中的角色定位会根据阶段性治理环境和重点任务的变迁进行“因时制宜”的适应性调试。第三,在空间维度上,我国省级政策话语在人工智能治理上存在“三个世界”,即以北京、上海为代表的“数字引领-人才培育型”,广西、云南为代表的“引领-培育-应用均衡型”,以及江苏、广东为代表的“智造引领-平台培育型”。研究结论为理解我国人工智能治理在央地互动中的统一性和灵活性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政策启示。

    2025年06期 No.270 47-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58K]

学术篇

  • 数字形式主义:系统述评、理论框架与未来展望

    曹现强;王新泽;

    数字形式主义正日益成为公共部门数字化转型不可忽视的实践梗阻。数字形式主义是什么?何以生成?如何治理?通过文献总结和理论建构对这三个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基于系统性文献综述法对既有研究进行回顾、整合与开发;在此基础上,借助行动者网络理论搭建数字形式主义的整合性分析框架;最后,综合系统综述和理论框架提出了一些值得深入研究的议题。研究发现,数字形式主义研究尚处于探索起步阶段,学理性和规范性均有待提升,需被学术共同体进一步关注和探讨;数字形式主义实质是行动者网络的产物,因数字技术、执行者和环境等行动者的内在利益交互、碰撞和耦合而滋生蔓延。研究结论对数字形式主义理论研究和实践整治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2025年06期 No.270 64-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3K]
  • 统合式技术适配:数字化平台赋能基层权力监督的逻辑——基于J省基层监督数字化改革的实践分析

    钟伟军;郭玉飞;

    把数字技术引入到权力监督领域成为当前各国反腐的重要举措。在基层权力监督的过程中,数字技术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数字技术要实现对权力监督的赋能增效需要解决技术的适配性问题。建构了数字化权力监督中的统合式技术适配框架,通过对J省基层监督数字化改革实践的剖析发现,基层数字化监督平台之所以能够建成并奏效,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统合式技术适配模式较好地克服了技术适配过程中存在的诸多困境,在组织强有力的统筹和推动下,通过整体部署、协同系统塑造和数字化平台功能集成建设,在技术运用过程中有效地实现了多主体行动目标的整合、不同层级和部门之间的界面融合以及离散化流程的过程耦合。这为其他地方基层数字化监督平台建设和数字化反腐实践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2025年06期 No.270 78-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0K]
  • 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视角下数据要素市场长效化运营体系的建设路径剖析

    林镇阳;吴江;赵蓉;聂耀昱;

    城市是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的典型应用主体和核心载体。当前,在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数据要素新兴市场的建设和发展亟需探索长效运营的理论机制和运营模式,以解决供需平衡、价值实现、有效监管等问题。研究提出了包括发展理念、流通模式、建设思路、建设保障等方面在内的城市数据要素市场建设目标,构建了基于数据价值链、数据产业链和数据监管链“三链融合”的“城市数据空间”实现路径,并进一步探索了城市数据要素市场建设长效化运营体系的建设路径,通过打造三级联动、多元主体参与的城市数据要素市场体系,以及结果导向型数据要素城市微型集聚区载体等方式创新长效运营模式,从而促进城市数据要素市场可持续健康发展。

    2025年06期 No.270 89-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8K]
  • 全球视野下的数字包容性老龄社会建设:演进历程、议题聚焦与路径探索

    匡亚林;蒙春雨;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背景下,深入聚焦数字包容与老龄社会的建设议题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当前研究中,从国际比较视野出发系统探讨数字包容性老龄社会建设的成果仍较为匮乏。以“制度-技术”为主要分析维度构建了学理分析框架,选取美国、欧盟、澳大利亚及新加坡等典型国家(地区)为比较数字治理分析对象,梳理全球数字包容性老龄社会的演进脉络,尝试构建根植于全球发展趋势与中国具体国情的数字包容性老龄社会的路径建议,以期适配老龄化社会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独特需求与挑战。在路径探索方面围绕政策、服务、技术、评估等层面开展实践方案,包括数字包容性老龄社会共同体、数字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无障碍技术创新设计、数字包容性评估指数等,以期促进老年群体在快速演进的数字时代实现全面而深入的融入,确保老年人都能从科技进步中获益,共享数字时代的发展成果,从而为中国乃至全球的老龄化社会转型贡献宝贵的智慧与经验。

    2025年06期 No.270 102-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4K]
  • 技术变迁中的基层行政自由裁量权:形态、风险与应对

    董伟玮;秦音;

    技术变迁使基层行政互动呈现出由人际互动转向人机交互的态势,带来自由裁量权形态的改变,实现了一维权力向三维权力的连续过渡。超越既有研究主要围绕权力行使主体的研究焦点,从自由裁量权内蕴的“主体-权限-依据”三要素出发,以复合视角观察技术变迁中基层行政自由裁量权形态演进及其带来的叠加风险,有利于建构一种更为综合的数智时代基层行政理论。研究发现,基层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形态经历了由情境自由裁量权向数字自由裁量权、自动自由裁量权、类人自由裁量权的转变。上述形态的共时并存将衍生出主体扩容、治理僵化与决策失控的叠加风险。基于此,国家治理的顶层设计应坚持技术的工具属性和从属地位,以人本主义为导向平衡技术理性与人本价值,以公共利益为基准平衡技术嵌入与制度约束,以平台建设为载体平衡技术应用与管理流程,以实现对叠加风险的动态化解。

    2025年06期 No.270 116-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4K]

  • 卷首语

    <正>伴随着国产人工智能大模型DeepSeek的惊艳亮相,全国各地陆续宣布将DeepSeek等大模型部署应用于政务系统,掀起一轮数字政府的智能进阶热潮,推动数字政府向智能化、高效化方向迈进。本期专题聚焦“数字政府智能进化”,刊发4篇文章,审视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迭代下的数字政府进阶与进化。《迈向人智协同的超大城市数字政府进化——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以复杂适应系统为框架,基于超大城市数字政府实践,研究提出了数字政府的进化机理,即供需两端的人智分工逻辑与协同模型。

    2025年06期 No.270 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6K]
  • 朱鹮一家子

    吴立中;

    <正>~~

    2025年06期 No.270 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4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