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现强;王新泽;
数字形式主义正日益成为公共部门数字化转型不可忽视的实践梗阻。数字形式主义是什么?何以生成?如何治理?通过文献总结和理论建构对这三个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基于系统性文献综述法对既有研究进行回顾、整合与开发;在此基础上,借助行动者网络理论搭建数字形式主义的整合性分析框架;最后,综合系统综述和理论框架提出了一些值得深入研究的议题。研究发现,数字形式主义研究尚处于探索起步阶段,学理性和规范性均有待提升,需被学术共同体进一步关注和探讨;数字形式主义实质是行动者网络的产物,因数字技术、执行者和环境等行动者的内在利益交互、碰撞和耦合而滋生蔓延。研究结论对数字形式主义理论研究和实践整治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2025年06期 No.270 64-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3K] - 钟伟军;郭玉飞;
把数字技术引入到权力监督领域成为当前各国反腐的重要举措。在基层权力监督的过程中,数字技术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数字技术要实现对权力监督的赋能增效需要解决技术的适配性问题。建构了数字化权力监督中的统合式技术适配框架,通过对J省基层监督数字化改革实践的剖析发现,基层数字化监督平台之所以能够建成并奏效,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统合式技术适配模式较好地克服了技术适配过程中存在的诸多困境,在组织强有力的统筹和推动下,通过整体部署、协同系统塑造和数字化平台功能集成建设,在技术运用过程中有效地实现了多主体行动目标的整合、不同层级和部门之间的界面融合以及离散化流程的过程耦合。这为其他地方基层数字化监督平台建设和数字化反腐实践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2025年06期 No.270 78-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0K] - 林镇阳;吴江;赵蓉;聂耀昱;
城市是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的典型应用主体和核心载体。当前,在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数据要素新兴市场的建设和发展亟需探索长效运营的理论机制和运营模式,以解决供需平衡、价值实现、有效监管等问题。研究提出了包括发展理念、流通模式、建设思路、建设保障等方面在内的城市数据要素市场建设目标,构建了基于数据价值链、数据产业链和数据监管链“三链融合”的“城市数据空间”实现路径,并进一步探索了城市数据要素市场建设长效化运营体系的建设路径,通过打造三级联动、多元主体参与的城市数据要素市场体系,以及结果导向型数据要素城市微型集聚区载体等方式创新长效运营模式,从而促进城市数据要素市场可持续健康发展。
2025年06期 No.270 89-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8K] - 匡亚林;蒙春雨;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背景下,深入聚焦数字包容与老龄社会的建设议题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当前研究中,从国际比较视野出发系统探讨数字包容性老龄社会建设的成果仍较为匮乏。以“制度-技术”为主要分析维度构建了学理分析框架,选取美国、欧盟、澳大利亚及新加坡等典型国家(地区)为比较数字治理分析对象,梳理全球数字包容性老龄社会的演进脉络,尝试构建根植于全球发展趋势与中国具体国情的数字包容性老龄社会的路径建议,以期适配老龄化社会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独特需求与挑战。在路径探索方面围绕政策、服务、技术、评估等层面开展实践方案,包括数字包容性老龄社会共同体、数字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无障碍技术创新设计、数字包容性评估指数等,以期促进老年群体在快速演进的数字时代实现全面而深入的融入,确保老年人都能从科技进步中获益,共享数字时代的发展成果,从而为中国乃至全球的老龄化社会转型贡献宝贵的智慧与经验。
2025年06期 No.270 102-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4K] - 董伟玮;秦音;
技术变迁使基层行政互动呈现出由人际互动转向人机交互的态势,带来自由裁量权形态的改变,实现了一维权力向三维权力的连续过渡。超越既有研究主要围绕权力行使主体的研究焦点,从自由裁量权内蕴的“主体-权限-依据”三要素出发,以复合视角观察技术变迁中基层行政自由裁量权形态演进及其带来的叠加风险,有利于建构一种更为综合的数智时代基层行政理论。研究发现,基层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形态经历了由情境自由裁量权向数字自由裁量权、自动自由裁量权、类人自由裁量权的转变。上述形态的共时并存将衍生出主体扩容、治理僵化与决策失控的叠加风险。基于此,国家治理的顶层设计应坚持技术的工具属性和从属地位,以人本主义为导向平衡技术理性与人本价值,以公共利益为基准平衡技术嵌入与制度约束,以平台建设为载体平衡技术应用与管理流程,以实现对叠加风险的动态化解。
2025年06期 No.270 116-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4K]